Book Cover

前言#

本书概述#

本书名为《面向技术宅的 JVM 内幕》,英文名《JVM Insider For Nerds》。这是一本编写中的书,现在草稿阶段。

不知不觉,以 Java 程序员的名义在职场混了 20 有余个年头。年纪渐长,就养成了一个年轻人最讨厌的毛病:总喜欢回望过去。我一直写书和博客,都在思考一个问题。我为什么,为谁在写东西? 总的回答是,我想留下和分享点东西,意义在于留下和分享的过程。读者当然越多越好,但从不为读者多少而主导自己的写作范围。

大部分时间,我的职业是一名 Java 程序员。但从毕业到现在,我一直想摆脱 Java。我喜欢 C/C++ 那种控制一切,真男人不过度包装(封装),无所不能,有很多奇技*巧,学习门槛高,又容易出错,难入门又可以卖弄炫技,容易实现欺负新人愿望的编程技术。直到,最近有点时间去研究一下 OpenJDK Hotspot JVM。事情好像发生了点戏剧变化。用底层开发视角去看 JVM 实现,不但相当有趣,正好迎合自己多年的底层技术开发的所谓初心,还可以为 20 年的 Java 路划上一个不太完满的句号。毕竟,在神州, 40 岁的 Java 程序员大概已经走了这条赛道的尽头了。人生大概准备进入另外一条赛道了,那么在此之前,记录一下以作回忆。起码将来在墓志铭上,可以写上那么一句:”xxx书的作者”,而不只是 xyz 的老爸那么无趣。

我职场前半段,为生继而学和用 Java。而 Java 这个词如果你搜索一下网上资讯,很大程度上网上资讯都是教人如何:学习 -> 应对面试 -> 找到理想工作 -> 成为行业专家 -> 成为技术 leader -> 成为 CTO/投资人 -> 远离技术细节搞大格局 。 自从民间传说程序员的收入有多高后,会发觉现在的 Java 程序员,更多是职业型的。这类型的人材会把工作任务出色完成。不过他们本身其实对技术没什么打磨式的所谓工匠追求。注意,这里无褒贬,每个行业的健康发展,都需要人材的多样性。

在准备进入职场后半段前,我想换一下视角看技术。从 “有为“ 到 ”无为“ 。于是,我想写一本书:《面向技术宅的 JVM 内幕》 英文名叫: JVM Insider For Nerds 。

如果有人问我 Java 本身已经很老旧了,新语言很多。学习 Golang、 Rust 不好? 还有,都 AI 时代了,研究那么底层的 JVM 内部还有意义吗? 不都是问一下 GPT 就有答案了? 这些问题我没答案。因为这本书名字就叫 “面向技术宅” 。

本书主要以 openjdk hotspot VM 源码的调试和文档为依据写成。写作风格和我之前写的书 《Istio & Envoy 内幕》 一样:

这本不是一本《深入 xyz 源码》类型的书。甚至可以说,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少在书中直接贴源码。看源码是掌握实现细节必须的一步,但在书中浏览源码的体验一般非常糟糕。反而,一个源码的导航图可能更来得实用。

本书是什么#

//TBD

本书不是什么(Yet another JVM book?)#

Yet another JVM book? 的确,已经太多优秀的深入 JVM 类型的书籍和文章了。我希望这本书有一些不同:

  • 内容(包括文字和图片)尽量提供到源码或文档的溯源链接,以供读者 Fact check 和扩展知识

  • 基于 draw.io 的高清互动图片,有链接,有 hover tips。读者可以用 draw.io 修改原图来定制自己的笔记,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
  • 所有内容均开源

  • 以当前较新的 Java 21(Hotspot Open JDK 21) 为参考

  • 内容信息源尽量控制在源码和官方文档中,尽量避免互联网路边社的 Fake Docs

  • 实现优先于规范。Java 世界最麻烦的一点是,抽象说得太多,实现说得太少。本书尽量从实现切入抽象,而不是相反,这样比较符合人类学习知识的习惯。

  • 保留原味术语,毕竟,英文术语方便溯源和国际化的交流

读者对象#

这不是一本从入门到精通类型的书。我写得也比较随性,有点像笔记。所以,随性随缘吧。当然,假设读者有一些年的 Java 经验、饱满的好奇心,当然,最最重要一点是对作者各种错误的指正和包容 :)

书的访问地址#

关于作者#

我叫 Mark Zhu,一个中年且头发少的程序员。//TBD

为什么水平有限还学人家写书?因为这句话:

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,但你需要開始才會很厲害。

Blog: https://blog.mygraphql.com/
为方便读者关注 Blog 与本书的更新,开了个同步的 微信公众号:Mark的滿紙方糖言

my-wechat-blog-qr.png

微信公众号: Mark的滿紙方糖言#

参与编写#

如果你也对编写本书有兴趣,欢迎联系我。本书的出发点不是刷简历,也没这个能力。而且,这样的非短平快TL;DR 书籍注定是小众货。

Dedication 💞#

First, to my dear parents, for showing me how to live a happy and productive life. To my dear wife and our amazing kid – thanks for all your love and patience.

Copyleft 声明#

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,如果转载或修改,请注明原出处。

意见反馈#

由于自称是开源交互图书,读者的反馈当然非常重要。如果你发现书中的错误,或者有更好的建议,不妨来这里提 Issue:
labilezhu/jvm-insider#issues

阅读与写作风格#

互动图书#

人类发展到现在,我想,图书应该扩展一下定义了。随着技术知识的复杂化,互动的、电子化的展示方法可能更适合于复杂技术知识的深入学习。或者这么说,入门时,更希望抽象和简化,深入后,更希望理清内部的联系。

这本不是一本《深入 xyz 源码》类型的书。甚至可以说,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少在书中直接贴源码。看源码是掌握实现细节必须的一步,但在书中浏览源码的体验一般非常糟糕。反而,一个源码的导航图可能更来得实用。

可以这样说,我写作的大部时间不是花在文字上,是在绘图上。所以用电脑去读图,才是本书的正确打开方法。手机,只是个引流的阳谋。 这里的图大多比较复杂,不是 PPT 大饼图。所以,基本也不适合打印出纸质书。但我会让图与读者互动:

  • 原创的图,多数是用 Draw.io 制作的 SVG 图片:*.drawio.svg

复杂的图,建议 draw.io 打开

  • 有的图片提供了 draw.io 打开 的链接,可以在浏览器用互动性更强的方式浏览:

    • 带下划线的文字 或带 🔗 图标,链接到相关文档和代码行。

    • 带 💡 或 🛈 图标,鼠标放上去,会弹出 hover 窗口,提示更多的信息。如配置文件内容。

如果不喜欢 draw.io 那么直接看 SVG:

  • 浏览 SVG 图片的正确姿势是浏览器中图片处右键,选择 Tab 中打开图片 。大的 SVG 图片,按下鼠标中键,自由滚动/拖动。

  • SVG 图片可以点击链接,直接跳转到相应源码网页(或相关文档),有时会精确到源码行。

  • SVG 有时有排版问题,特别是图中内嵌的代码段,这时,只能用 drawio 打开了。

提示

  • 大图用 Draw.io 打开。图中包含大量的链接,链接到每一个组件、配置项、指标的文档。有时链接到 github 代码行。

  • 双屏,一屏看图,一屏看文档,是本书的正确阅读姿势。如果你在用手机看,那么,忽略我吧 🤦

语言风格#

由于本文不打算打印出版。也不是什么官方文档。所以语言上我是口语化的。如果读者的期望是阅读一本非常严肃的书,那么可能会失望。但不严肃不代表不严谨。
虽然这是我写的第二本书,经验还是有限。也没专人和我做校对和勘误,所以如果有错,读者可以提 Github Issue。

画图风格#

软件工程业界使用的图如架构图、流程图、等等,按风格来划分,可以有两种:

  • 整齐漂亮工整、甚至注意美学与配色等因素;并限制每张图的复杂度,能抽象的,就不要一下深入。这种风格更多见于 PPT 和 纸质书。

  • 工程师图,事无巨细,只在复杂度实在超过人可以在一个平面中理解的最大限度时,才进行抽象。这种图通常规整度有限,比较工程师文化。这种风格更多见于技术电子文档。

本书同时使用这两种风格的图。不过后者更常用。

目录#

目录

附录#

book-cover-800.png)